銅金比率是用每磅銅的價格除以每盎司黃金的價格計算的。今年以來該比率已跌至年初至今的低點,回到2020年末的水平,據TradingView數據顯示,今年該指標已下跌超過15%,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儘管中國在9月底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支持疲軟經濟的刺激措施,但該比率自那時以來已經下跌了10%。
9月,美國聯邦儲備系統(Fed)進行了50個基點的利率削減,此舉被視為所謂的流動性寬鬆的開端。然而,這仍然未能為該比率的下滑提供支撐。
持續下滑可能顯示出更棘手的經濟前景,這一點風險資產或許未能充分重視。作為工業金屬的銅,通常在全球經濟擴張時表現良好,並且歷史上對中國的刺激政策反應積極。黃金則被視為避險資產。因此,銅金比的下滑被廣泛視為風險關閉信號。
截至撰寫本文時,比特幣今年以來已上漲60%,交易價格接近67,800美元,根據CoinDesk的數據顯示。然而,大部分漲幅發生在第一季度,自那時以來,多頭未能穩定突破70,000美元大關。多頭顯得乏力的原因包括來自已經停運的Mt. Gox交易所的信用賠付所引起的供應過剩恐懼。
巧合的是,銅金比率的下滑從5月開始,發出了風險關閉的信號。在7月,該下滑趨勢加劇,預示著8月初金融市場的短暫風險厭惡,當時BTC從65,000美元滑落至50,000美元。
此外,TradingView的數據顯示,BTC表現最佳的年份——2013年、2016-17年和2020-21年——都伴隨著銅金比率的上升趨勢。
如果歷史可為指引,銅金比率的下滑對BTC看漲預期提出懷疑,使年底達到100,000美元的上升預期面臨挑戰。